《美国教育变革研究:杜威教育思想的形成》内容简介
美国教育变革研究”丛书是张斌贤教授领导的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史教学科研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丛书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19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美国教育发展所出现的重要事件和重要问题,从不同侧面梳理和分析一百多年来美国教育的变革历程。该丛书不仅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创新性,还具有传承价值和社会效益,在国内教育学界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是国内近年教育史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本书主要针对美国思想家、实用主义集大成者约翰·杜威在教育方面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梳理。时至今日,杜威的不少教育思想仍然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美国教育变革研究:杜威教育思想的形成》章节目录
- 总序
- 导论
- 一、“我似乎是不稳定的,像变色龙”
- 二、一个特殊时期和一个关键维度
- (一)“哥伦比亚大学时期”
- (二)“杜威教育思想”
- (三)“民主主义教育”
- 三、行行重行行:回顾与展望
- (一)美国的杜威教育思想研究
- (二)中国的杜威教育思想研究
- 四、日常行动的“结构二重性”
- (一)结构化理论的内涵
- (二)与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一章 前哥伦比亚大学时期杜威教育思想回顾
- 第一节 杜威的知识背景和两项重要行动
- 一、新教福音派对杜威的重要影响
- 二、托马斯·希尔·格林和简·亚当斯对杜威的影响
- 三、筹办《思想新闻报》和创办杜威学校
- 第二节 杜威教育思想轮廓初步形成
- 一、杜威教育思想的萌芽
- 二、“教育即生活”思想的发展
- 三、从民主的视角思考教育问题
- 第二章 民主与教育的双向转化:1904—1917年
- 第一节 参与进步主义改革
- 一、参与志愿社团
- 二、参与公众教育活动
- 三、参与政治活动
- 第二节 推进工业民主背景下的教育改革
- 一、工业教育与“明天的学校”
- 二、道德教育与“我们怎样思维”
- 第三节 民主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精神
- 一、杜威教育思想中的社会概念
- 二、以民主改革教育,通过教育改造民主
- 三、人的自然发展是一种社会发展
- 第三章 新个人主义对民主主义教育的改造:1917—1929年
- 第一节 走向世界,形成多元文化视野
- 一、对参加“一战”态度的转变,反对“熔炉论”
- 二、访问日本和中国
- 三、访问土耳其和墨西哥
- 第二节 捍卫进步主义教育,批评专制教育
- 一、批评德国教育
- 二、对进步主义教育的批评和期待
- 三、有保留地赞赏苏联教育
- 四、在布鲁克伍德工人学院事件中捍卫教育自由
- 第三节 新个人主义对旧个人主义的改造
- 一、现代民主的弊端与教育中的双重分离
- 二、新个人主义落实于地方民主伦理共同体中
- 三、教育要培养民主开放的新人
- 第四章 公正、人道的社会与内在超越的生活:1929—1935年
- 第一节 创建第三党的努力
- 一、创建第三党的思想背景
- 二、独立政治行动联盟和人民游说团
- 三、杜威提出的具体政策主张
- 四、对杜威参与创建第三党的评价
- 第二节 教育参与开拓社会边疆
- 一、抛弃经济个人主义,建设社会新边疆
- 二、教育应该致力于建设一个“更公正、更人道”的社会
- 三、“教育是民主的拱顶石”
- 第三节 民主的弊端与教育的内在超越
- 一、物质主义的金钱文化与民主的弊端
- 二、以宗教约束民主
- 三、经验的宗教维度
- 四、教育即内在超越的生活
- 第五章 民主作为生活方式:1935—1939年
- 第一节 反抗极权主义,捍卫自由民主
- 一、领导调查托洛茨基案
- 二、创建“文化自由委员会”
- 三、从反对美国参加“二战”,到支持美国参战
- 第二节 教育可促进民主,也可破坏民主
- 一、反对灌输教育
- 二、与赫钦斯论争
- 三、系统批评进步主义教育
- 第三节 “以民主的方法指导教育”
- 一、“实现民主的目的必须用民主的手段”
- 二、什么是“民主方法”
- 三、民主方法在教育中的运用
- 四、方法与目的的统一体:民主的生活方式
- 结语:在民主时代怎样培养人
- 一、重建前的民主与教育
- (一)社会亟须改善,民主亟须重建
- (二)教育落后于民主社会的发展
- 二、改进民主主义教育的历程
- 三、解决“人的问题”:重建民主主义教育的目标
- (一)重建后的民主主义教育
- (二)民主的悖论和“人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后记
免费下载阅读地址

如无法下载,请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下载地址
版权免责声明
《美国教育变革研究:杜威教育思想的形成》为网络收集或网友自行上传,本站不对内容负责,《美国教育变革研究:杜威教育思想的形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请勿商业使用,本站不提供任何下载,储存服务,如无意侵犯了你对《美国教育变革研究:杜威教育思想的形成》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