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内容简介
1845年7月4日,梭罗离开居住的城市,走入瓦尔登湖畔的一片次生林中,扛起斧头,开始自耕自作的生活。两年后,他走回城市,1854年,《瓦尔登湖》出版。这本书记录了他在离群索居的土地上,两年又两个月的经历。这是一部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充满了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在孤独中思索的观念贯穿全书,表现出一个先觉者的超人智慧。《瓦尔登湖》不仅有独到的对生活的感悟,对传统习俗的批判,而且有许多对山水自然的形象描绘,情景融合,给人以美好的遐想和深沉的思考。阅读本书,会感到身心脱离尘世的喧嚣和功利的羁绊,与自然融为一体。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本书近年来在西方世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社会矛盾,使人们不由自主地向往那瓦尔登湖及其山林澄澈清新的环境,而这正是医治现代病的妙药良方,也是《瓦尔登湖》所具有的价值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哲学家,著名散文集《瓦尔登湖》和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又译为《消极抵抗》、《论公民的不服从》)的作者。他于1845年春天,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边建起一座木屋,过起自耕自食的生活,并在那里写下了著名的《瓦尔登湖》一书,成为传世之作,至今仍影响着不同人的思考和生活方式。
《瓦尔登湖》章节目录
- 导读一:我与梭罗
- 导读二:梭罗小传
- 经济篇
- 我生活的地方,我生活的目的
- 阅读
- 声音
- 孤独
- 访客
- 豆田
- 村子
- 湖
- 贝克农场
- 更高的规律
- 禽兽为邻
- 木屋生暖
- 昔日的居民,冬日的访客
- 冬季的动物
- 冬天的湖
- 春天
- 结束语
- 附录
- 毕业留言
- 现代商业精神对民族政治、道德和文学品格的影响
免费下载阅读地址

如无法下载,请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下载地址
版权免责声明
《瓦尔登湖》为网络收集或网友自行上传,本站不对内容负责,《瓦尔登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请勿商业使用,本站不提供任何下载,储存服务,如无意侵犯了你对《瓦尔登湖》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