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导论》内容简介
《哲学导论》是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所承担的“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计划”中的一项子课题的成果,目的是为高校学生以及其他有兴趣的读者提供学习哲学的入门读物。共分五章,包括:形而上学、认识论、宗教哲学、实践哲学和历史哲学。《哲学导论》既注意到哲学基础知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又力求反映哲学研究领域被广泛认同的新成果。潘德荣,男,1951年生,德国鲁尔大学哲学博士,著名的西方诠释学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大诠释学研究所所长,“国际本体论诠释学学会”副秘书长。2006-2012年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系主任。译有费希特《国家学说》、帕尔默《诠释学》;著有《哲学导论》、《诠释学导论》、《文字·诠释·传统》等著作。
《哲学导论》章节目录
- 导论
- 第一节 “哲学”的词源学考察
- 第二节 哲学的起源
- 第三节 何谓哲学?
- 第四节 哲学何为?
- 第五节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第一章 形而上学
- 第一节 存在
- 一、何为存在
- 二、存在即感知
- 三、物自体
- 四、唯物论
- 五、物质客体的存在条件
- 第二节 变化
- 一、变与不变
- 二、属性之变
- 三、突现
- 四、过程的集合体
- 第三节 因果性
- 一、因果现象
- 二、休谟的观点
- 三、INUS条件
- 四、反事实依赖条件
- 第四节 自然律
- 一、何为自然律
- 二、自然律的特性
- 三、支持必然论
- 四、支持规则论
- 第五节 决定论
- 一、行动的自由
- 二、决定论
- 三、决定论与自由意志
- 四、不相容论
- 五、相容论
- 第六节 心与身
- 一、心身问题
- 二、实体二元论
- 三、心物同一论
- 四、功能主义
- 第二章 认识论
- 第一节 西方近代的认识论转向
- 一、近代世界的形成
- 二、近代认识论的奠基者:笛卡尔
- 三、大陆理性主义:莱布尼茨和斯宾诺莎
- 四、英国经验论
- 五、康德在认识论中完成的“哥白尼革命”
- 第二节 自然科学的哲学
- 一、何谓科学
- 二、科学何为
- 三、真理还是假设
- 四、证实还是证伪
- 五、经验与逻辑之外
- 六、科学真理与科学进步
- 第三节 人文社会科学的哲学
- 一、从“两种文化”说起
- 二、科学主义、实证主义的立场
- 三、新康德主义—诠释学的进路
- 四、后经验主义的科学哲学开出的新局面
- 第四节 中国古代知论
- 一、从“中国古代知识论阙弱”说起
- 二、儒家:德性之知的挺立
- 三、道家:体道之知如何可能
- 四、墨家:经验与逻辑的进路
- 第三章 宗教哲学
- 第一节 一神教语境中的宗教哲学
- 一、启示信仰与哲学理性的初次相遇:斐洛对宗教哲学的奠基
- 二、基督教哲学
- 三、伊斯兰哲学
- 四、犹太哲学
- 第二节 佛教哲学
- 一、原始佛教要义
- 二、三论宗的哲学思想
- 三、天台宗的哲学思想
- 四、唯识宗的哲学思想
- 五、华严宗的哲学思想
- 六、禅宗的哲学思想
- 第三节 道教哲学
- 一、道教视域中的身体、心性和命运
- 二、道教仪式与宇宙观念
- 三、道教的价值谱系
- 第四章 实践哲学
- 第一节 价值哲学
- 一、经典问题与基本立场
- 二、基本概念:内在价值
- 三、价值的度量问题
- 第二节 伦理学
- 一、伦理学是什么?
- 二、应用伦理学
- 第三节 政治哲学
- 一、正义
- 二、民主
- 三、自由与个人权利
- 四、女性主义
- 五、全球正义
- 第五章 历史哲学:对人的自由的追问和确证
- 第一节 历史哲学之提出及何以可能
- 一、对历史的真理性认识的困境
- 二、先验哲学为历史哲学提供的条件
- 第二节 历史哲学: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 一、历史之为精神自我展开的过程
- 二、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 第三节 在感性存在论中为历史重新奠基
- 一、对理性存在论的批判
- 二、历史的生存论表达
- 后记
免费下载阅读地址

如无法下载,请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下载地址
版权免责声明
《哲学导论》为网络收集或网友自行上传,本站不对内容负责,《哲学导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请勿商业使用,本站不提供任何下载,储存服务,如无意侵犯了你对《哲学导论》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用户最新使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