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W数码底片演义》内容简介
《RAW数码底片演义》深入阐述与分析数码相机拍摄的RAW格式底片在转换成JPG格式照片过程中所涉及亮部、暗部、对比度、色调、颜色、局部控制等核心问题,着重说明了如何利用RAW底片中的巨量信息来生成具有强烈视觉刺激的最终照片。《RAW数码底片演义》不但讲解了Adobe Camera Raw中每个滑块对RAW的影响,还着重讲解了什么时候该用哪个或哪几个滑块,突出了如何组合使用多个相关滑块这一关键点。书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讲解了如何利用RAW的优缺点来控制最后照片的亮部、暗部、对比度和颜色,不但系统介绍了整体色调和颜色的控制,还详细介绍了局部控制方式。书中深入阐述了RAW的理论知识,讲解了如何发挥RAW的优势、避免其劣势,并且都给出了详细的演示案例。《RAW数码底片演义》适合数码摄影、印前技术、后期处理、照片修饰等领域的专业人员和普通爱好者。李勇:摄影爱好者,户外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从大学时代开始迷醉于快门的律动。但直到研究生才有财力真正切身体会到摄影的魅力。现就职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某部门,从事专利审查工作,并利用手中相机服务于单位的宣传工作。早在原先的底片扫描中就已认识到后期处理的巨大作用。从操控第一台数码相机开始就痴迷于RAW文件中原始数据的挖掘工作,几年后始小有心得,特总结形成此书以供读者批评指正。
《RAW数码底片演义》章节目录
- RAW数码底片演义
- 序
- 第1章 什么是RAW
- 1.1从照片说起
- 1.2什么是RAW
- 1.3RAW有什么优势
- 1.4为什么要拍摄RAW
- 1.5在RAW文件中开始探险之旅
- 第2章 Adobe Camera Raw简介
- 2.1ACR介绍
- 2.2ACR和Photoshop的默认设置
- 2.3直方图
- 2.4显示器需要校准吗
- 第3章 设定亮部:走向光明就是迈入成功的第一步
- 3.1让该亮的足够亮
- 3.2亮部的含义
- 3.3“曝光”、“恢复”和“亮度”
- 3.4亮部也需要细节
- 3.5让亮部变得夸张起来
- 3.6人面如花花非人
- 3.7亮部控制的要点
- 第4章 暗部:有多少秘密藏在黑暗中
- 4.1让该暗的足够暗
- 4.2暗部与亮部的区别
- 4.3“填充亮光”和“黑色”
- 4.4细节决定成败
- 4.5牺牲暗部细节,增强质感
- 4.6让暗部亮起来
- 4.7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 4.8暗部的最后两个问题
- 第5章 中间色调与对比度
- 5.1一张照片有三个“对比度”
- 5.2第三个“对比度”
- 5.3配角的作用
- 5.4化干戈为玉帛
- 5.5带有主观色彩的“对比度”
- 5.6丢失的中间色调
- 5.7“对比度”的本职工作
- 5.8中间色调只是中点
- 第6章 白平衡
- 6.1白平衡不再是白平衡
- 6.2色温
- 6.3坚持原则还是选择奉承
- 6.4“色调”是A,“色温”是B
- 6.5四个方向,八个站点
- 6.6利用白平衡控制颜色
- 6.7只需点一下
- 6.8人造光源的困惑
- 6.9柳絮飞来片片红
- 6.10白平衡的最后三件事
- 第7章 颜色,颜色,还是颜色
- 7.1颜色对比度
- 7.2饱和度:亮度与颜色的竞争
- 7.3仅有亮度是不够的
- 7.4颜色应该增强到什么程度
- 7.5另一个极端
- 7.6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 第8章 从RAW到JPG的华丽转身
- 8.1优秀的照片
- 8.2RAW的原罪
- 8.3从RAW到JPG:中间发生了什么?
- 8.4RAW的更多秘密
- 8.5让RAW物尽其用
- 8.6后期处理和像素移动
- 第9章 从整体到局部
- 9.1颜色的局部控制
- 9.2增强或削弱某种颜色
- 9.3增强颜色对比度
- 9.4“目标调整工具”与黑白照片
- 9.5分离色调
- 9.6渐变滤镜
- 第10章 工作流程
- 10.1我的工作流
- 10.2不同题材,不同偏重
- 10.3按照步骤走到终点
- 10.4预知未来
- 10.5打破规矩
- 第11章 差别与共性
- 11.1“调整画笔”和“色调曲线”
- 11.2ACR和LIGHTROOM
- 11.3版本更新问题
- 11.4ACR的新旧版本对比
- 11.5普适性
- 第12章 结束语
- 12.1数码相机的选择问题
- 12.2缘起
- 12.3光盘和印刷
- 后记
免费下载阅读地址

如无法下载,请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下载地址
版权免责声明
《RAW数码底片演义》为网络收集或网友自行上传,本站不对内容负责,《RAW数码底片演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请勿商业使用,本站不提供任何下载,储存服务,如无意侵犯了你对《RAW数码底片演义》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用户最新使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