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土建筑初探》内容简介
《中国乡土建筑初探》讲述乡土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朴实、最真率、最生活化、最富有人情味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的认识价值,对建筑工作者来说,还可能有一些直接的借鉴价值。《中国乡土建筑初探》由陈志华,李秋香编著。陈志华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留校任教,1994年退休。主要专著有:《外国建筑史》《外国造园艺术》《意大利古建筑散记》《保护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的国际文献》,合作编译了《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建筑美学卷》,另有杂文集《北窗集》。1989年起从事中国乡土建筑调查和研究,出版《楠溪江中游》《诸葛村》《婺源》《张壁村》《楼下村》《俞源村》《关麓村》等著作。李秋香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高级工程师,1989年起从事乡土建筑的研究。主要专著有《中国村居》《石桥村》《丁村乡土建筑》《闽西客家古村落——培田》《川南古镇——尧坝场》《高椅村》《郭峪村》《流坑村》《十里铺》《新叶村》等,主编乡土瑰宝系列书籍《宗祠》《庙宇》《文教建筑》《住宅》(上、下)和《村落》等。
《中国乡土建筑初探》章节目录
- 作者简介
- 序
- 第一章 村落
- 一、乡土聚落的类型
- 二、村落选址和农业、手工业
- 三、村落选址和水陆交通
- 四、村落选址和居住安全
- 五、风水与村落
- 六、村子的结构和布局(上)
- 七、村子的结构和布局(中)
- 八、村子的结构和布局(下)
- 九、农村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机制
- 十、商人介入村落建设
- 第二章 住宅
- 一、住宅与社会
- 二、住宅的型制
- 三、厅堂
- 四、卧室
- 五、厨房
- 六、院落
- 七、宅门
- 八、两种住宅为例
- 第三章 住宅举例
- 一、兰溪市的诸葛村
- (一)诸葛村的商人之家
- (二)演变
- (三)堡垒与监狱
- (四)基本型制
- 二、梅县的围龙屋
- (一)围龙屋的典型型制
- (二)围龙屋的风水讲究
- 三、长武县十里铺的窑洞
- (一)黄土高原和窑洞
- (二)窑洞居所的类型
- (三)窑洞的构造及施工
- 四、石桥村的家族性集体住宅
- (一)家族性集体住宅的产生
- (二)方形家族性集体住宅
- (三)外向的长方形家族性集体住宅
- (四)圆形集体住宅
- 五、关麓村住宅的别厅
- (一)别厅中的生活
- (二)别厅的型制
- (三)别厅的风格
- 第四章 宗祠
- 一、宗祠的兴起
- 二、宗祠与宗族
- 三、宗祠与礼法
- 四、宗祠与村子管理
- 五、乡土生活与礼法
- 六、宗祠与村落
- 七、宗祠的建筑
- 八、宗祠里的祭祀
- 第五章 文教建筑
- 一、文教建筑与科举
- 二、耕读生活一例——楠溪江诸村
- 三、学塾、书院
- 四、孔庙、科名牌坊、桅
- 五、文峰塔、文昌阁、奎星楼
- 六、惜字亭
- 第六章 乡里文教建筑三例
- 一、福建省连城县培田村
- (一)学塾初创
- (二)明末清中叶的学堂书院
- (三)南山书院的崛起
- (四)清末民初的培田学堂
- (五)妇女学堂——容膝居
- (六)锄经别墅
- 二、浙江省建德市新叶村
- (一)玉华叶氏的劝学传统
- (二)书院和学塾
- (三)文运与抟云塔、文昌阁
- (四)文昌神与文昌阁
- 三、关麓村
- (一)学堂厅的功能
- (二)学堂厅的地位与位置
- (三)学堂厅的类型和型制
- 第七章 庙宇
- 一、有求必应的泛神崇拜
- 二、来自人间的神灵
- 三、神的居所
- 四、庙宇的型制
- 五、庙宇的公共功能
- 第八章 其他建筑
- 一、亭
- 二、牌坊
- 三、桥
- 四、文峰塔
- 五、水碓和碾子
- 六、枯童塔
- 七、浙江省建德市新叶村住宅的施工
- 附录 老建筑破坏惨状
- 后记 中国乡土建筑初探——一本未完成的书
- 陈志华、李秋香(2000—2010)乡土建筑研究著作目录
- 内容简介
免费下载阅读地址

如无法下载,请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下载地址
版权免责声明
《中国乡土建筑初探》为网络收集或网友自行上传,本站不对内容负责,《中国乡土建筑初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请勿商业使用,本站不提供任何下载,储存服务,如无意侵犯了你对《中国乡土建筑初探》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